閩南地區(qū)如何滅治大水蟻?
本文由汕頭白蟻防治,潮州白蟻防治,揭陽白蟻防治,漳州白蟻防治有限公司收集采編。
在每年5月中下旬,當(dāng)天悶熱、即將下大雨前或大雨后,于傍晚進行分飛繁殖,因此,在閩南地區(qū)常稱之為大水蟻、而就是叫做白蟻。白蟻分飛的都是有翅的雌蟻和雄蟻,有強烈的趨光性,可見許多有翅蟻圍繞燈光飛舞,不久落地脫去翅膀后,雌雄蟻雙雙追逐,雌蟻在前,雄蟻在后,找到適宜場所,一般于土縫或墻縫、枯枝落葉下等處,入土營巢。大約經(jīng)幾天后雌蟻便開始產(chǎn)卵,卵約經(jīng)1個月才孵化,隨著幼蟻的生長,分化出工蟻、兵蟻,這樣便創(chuàng)建了新的蟻群。原來的雌蟻、雄蟻成為蟻后、蟻王,蟻后不斷繁殖,群體越來越大。由于自然界天敵很多,致使白蟻在分飛到創(chuàng)建新的蟻群的過程中,死亡率很高,存活下來的群體較少,但蟻群一旦建立,由于蟻群數(shù)量多,危害性大。
分飛規(guī)律: 湖南、廣州4月下旬~6月上旬,江西5月中旬~6月中旬,安徽5月中旬~6月中、下旬是黃翅大白蟻有翅成蟲分群期。在安徽,成熟蟻群有隔1年、2年分群,也有連續(xù)3年分群的,一般成熟群體產(chǎn)生有翅成蟲的數(shù)量為1000~3000頭,興旺的群體可飛出2000~9000個有翅成蟲。分飛前工蟻在蟻巢附近修筑凹入地面的凹形分群孔(深1~4cm、長1~4cm),也有少部分的分群孔突和非常稀少的分群孔堆,地面上見到凹形分群孔時,一般情況下進行了第1次分飛。分群孔1巢有10余個至數(shù)十個,有翅成蟲在下半夜分飛,分群孔上半夜被打開,工、兵蟻(以兵蟻為主)在孔外巡視,形成保衛(wèi)圈,防止外敵(螞蟻等)入侵。要求下半夜氣溫在21℃以上,有翅成蟲才分群飛走,有強烈的趨光性,在路燈下降落的蟲體多,雌雄脫翅后配對,尋找適宜場所入土營巢,6天后開始產(chǎn)卵,第1批卵30~40粒,以后每天產(chǎn)4~6粒,卵期約40天。初建群體入土深度,在100天內(nèi)為15~30cm,巢體只有1個底平上拱的小空腔。
黃翅大白蟻是筑大巢集中生活的蟻種,成熟群體的巢常在1m處。巢的外圍有數(shù)十層連結(jié)薄泥片層,層次不分明,數(shù)厘米至22cm的厚度,具保溫、保濕的功能。巢內(nèi)有長條狀孔洞的菌圃,由泥片、泥骨架覆蓋和支撐,泥質(zhì)精致的王室在菌圃團中上部,有的蟻巢底側(cè)部有很多植物碎片,是其儲存的糧食。